熊承良:勇开拓,善改革,自力更生

发布时间:09-02-17 14:50:00 作 者: 浏览次数:

更令我欣慰的是,从来都不是医科主流学科的生殖医学,从来都不是医科主流单位的计划生育研究所,现在他们的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三位。他们与材料学院合作申报的"863"项目,经费过千万。我们当然不是以科研经费论英雄。像计生所这种情况,并不是大学给了多少投入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我担任校长三年多了,熊承良同志从来没有和我单独谈过一次话。对此,我首先要检讨,我对他们关心不够。他从来没向我要过什么,我也从来没有给过他什么。但是,他领导的计生所发展起来了。

——李培根

熊承良 男 1987年同济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同年留校工作,主要从事生殖医学、计划生育医学和男科学的临床与科研。1988年晋升讲师,1994年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会委员,中国性学会理事,湖北省性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湖北省生育调节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男科学会理事,中华男科学杂志编委。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 40余篇。《中华男科学杂志》、《生殖医学杂志》、《中国计划生育杂志》、《医学与社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期刊编委。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第四届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1999年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临床生殖医学》,主编《人类精子学》、《性功能障碍学》、《生殖疾病学》,《人类精子学》获"中国图书奖"。主持国家"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多项课题。1999年"人精浆和精子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及其受体与精子活力的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名第一。1999年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2000年和2002年分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近期主要研究男性不育、男性避孕以及生育调节药物的开发。

战略与远见,使计生所良性发展

1979年,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正式成立,成为国内最最早的计生所之一。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计生所专门进行科研工作,只是一个单纯的研究所。

1998年熊承良成为计生所的代所长。不久,他向所里提出摆脱单纯搞科研的局限,提出了要搞临床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受到了不少非议,认为是只是赚钱的一种途径。

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合校之初,面临着机构的整合。此时的计生所仍处于低谷时期,科研任务也比较少;更为严重的是,所里教师比例小,而且不少老师已退休,结构存有问题,"能否存在,是个问题"同其它小单位一样,计生所面临着被取消的危险。

最终,计生所存了下来,正是因为她与其它科研机构不同--有临床,虽然临床不主流。

计生所即将退休的党总支庞雪冰书记,从1985年开始就来到计生所工作,与熊承良有很长的共事。谈及熊所长,她以"有事业心,不折不挠,责任心,想着把做强做大想着所里的发展"对他作了评价。

合校之初,熊承良已上任计生所所长,计生所新的领导班子也已形成。为了把计生所做大做强,熊承良做了不少努力,比如把关系理顺、加强科研、临床、教学等。而第一步是把关系理顺,例如挂靠省计生委;但因为合校后是教育部系统内唯一的计划生育研究所,与省计生委没什么关系,"碰了不少钉子,作了很多努力,才使这一步最终取得成功。"

在教学方面,计生所从2003年开始开选修课,2004年又进行了本科后期转化,这些努务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加强临床方面。此时计生所的临床工作已获得了认可,"事实上它的角色是计生所科研与教学的实习基地。"

医工交叉研究,开拓新的增长点

我很欣慰,我们的医工、医理交叉的态势起来了。我们有一些很好的苗头,如:计生所,是医科不大的单位,却引起我的关注,他们与材料学院合作研究的避孕工具,合作得很愉快,还因此争取到了"863"千万级项目的支持,这是医工结合的典型。......我认为,医学的重要进展不管是预防、诊断、治疗,大多与工科和理科密切相关。我原来在863机器人专家组,有一些重要课题就是医学应用。如设想微小机器人在血管里帮助疏通血管。现在,我们进行的微创手术就是机、电、控的结合。因此,医工、医理结合有很好的前景。

——李培根

2008年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由计生所与材料学院联合研制开发的"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的项目,成为展会上的亮点,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利用纳米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现有宫内节育器存在的弊端,提高宫内节育器的续用率,有利于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这一学科交叉研究项目争取到国家支撑计划的经费支持,成为"医工结合"的典型。是学校在会上的重点推介的项目。

计生所与材料学院合作研究避孕工具,已争取到"十一五"近两千万项目的支持,成为了医工结合的典型。

作为医工结合的功臣,熊承良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他认为,没有交叉,就不可能有新东西。整合学校其他学科的资源,是开放的前提。在合校后的几年中,他带领计生所抓住我校综合性大学学科多样的优势,积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

正如所长助理廖爱华副教授所说:"他具有开放心态、开拓精神,执着、不屈不扰,而且常作出战略性决策。"

开办独立的生殖专科医院

20

上一条:吴继洲:亦师亦父,用严与爱写就教育之路
下一条:参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