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 为国争光——骆清铭教授的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09-06-08 17:01:00 作 者: 浏览次数:

               

      "回首回国十年来的历程,之所以发展比较顺利,就是对认准的事情,需要一股什么都不去想专注事情本身的傻劲儿,老老实实做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在有生之年尽力做出点成绩,就是最令人欣慰的事。口号没有必要去说,最简单朴素的往往就是真理,也是最管用的。"

                                                                                    ——骆清铭

追求卓越  为国争光

——骆清铭教授的创新之路

     2007年3月15日,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访问华中科技大学,视察了该校Britton Chance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在认真听取时任院长的骆清铭教授的工作汇报后,欣然为研究中心题词——"追求卓越";陪同视察的该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也为该中心题词——"为国争光"。两位院士的题词,不仅是对该中心开拓光学在生物医学中应用领域、填补国内这项研究空白的高度评价,也是骆清铭教授回国十年来的深切体会和人生追求。

     同年5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侨联主办的"第二届归侨侨眷创业成果交流会"在北京举行,骆清铭教授作为留学归国人员代表,在人民大会堂作了题为《追求卓越,为国争光》的经验交流报告,并荣获此次大会授予的"科技创新人才奖"。

     开拓创新——从学科交叉融合中起步

     什么是创新?中国科学院陈难先院士认为:创新不是紧追热点或重点事物,它是少数人在少数时间、少数阶段经历困难与失败但意志毫不动摇才能达到的境界。只有从别人没有想到的、甚至从冷门入手,才叫创新。骆清铭的创新之路,就是这样开始的。

     1989年,骆清铭在华中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从事光电子学红外技术方面的研究;在做博士课题调研时,他发现生命科学是国际研究领域中投入力量最多、也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最紧密相关的部分,然而,国际上将光电子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也只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美国的光电子技术正在生物医学领域寻求突破。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生物医学是一门传统学科,如果将光电子学的知识运用其中,也许可以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出生在药圣李时珍故乡的骆清铭,从小就对医学很感兴趣,在征得导师的同意后,他决定将自己的博士研究课题方向确定为国内尚未开展研究的领域--将光电子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

     "初生牛犊不怕虎",骆清铭当时也没有想得太多,凭着自己的兴趣,凭着年轻人敢想敢干、不瞻前顾后、不患得患失的单纯,勇敢地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开拓新兴交叉学科,主攻光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几年时间,所做的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受到国际生物医学界的关注。

     1995年,骆清铭应邀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在与医学专家的深入交流中,他发现利用光学成像方法获取大脑功能信息非常有意义,立即向他的导师(国际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创始人、美国科学院院士Britton Chance博士)申请,要求建立脑功能近红外光学成像仪,但导师不置可否。骆清铭认准了这一富于挑战性的课题,决定自己干--白天完成导师布置的工作,晚上和周末就用来干"私活"--从实验室到车间再到医院,每天争分夺秒,苦干加巧干。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骆清铭成功完成了"大脑功能光学成像仪"的研制,还同时申请了美国、欧洲和澳洲等四项专利。从开始构想,到制作,再到申请专利,整个环节下来,他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这在世界著名的Chance博士实验室里也是罕见的!

     1997年,骆清铭提前主动结束在美国的访问研究,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奋斗目标,回到母校华中理工大学创业,得到了当时杨叔子校长和周济校长的大力支持。那一年,他31岁。

回国一搏——在艰难中搏出一片蓝天

     骆清铭出国时是个副教授,回国还是副教授。回母校创业他任何条件都没提,什么房子、职称之类的也不刻意追求,他只想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到最好。

     创业之路十分艰辛。连他一起3个人,25平方米的实验室什么都没有,2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其中15万是借给他的。学校不可能给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足够的科研经费,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拼搏。

     首先是购置桌椅板凳,为了省钱,他们跑到学校的废旧物品仓库去"淘宝"。当时的设备处处长了解了他们的困难后,有些桌椅都没有收钱,令他们感激不尽。

     做光学实验,需要光学平台,但一个就需要四、五万,他们买不起。怎么办?土法上马——用水泥做成水泥墩子放在自制的"沙坑"上减震,一个最简易的光学平台就这样做成。记得有一次,原南开大学校长看了他们实验室后,感慨不已:"这不是我们50年代用的光学平台吗?你们怎么还在使用?没想到你们最前沿的科研是在这样简陋的设备中进行的!"

     除了克服科研经费不足的困难外,研究生生源也是个难题。学科方向新,没有学生报考。研究生招生时,骆清铭就守在研究生院,只要哪个院系还有多的学生,他就要。同时主动出击,四处游说学生加盟生物医学光子学这一新兴研究方向,委托一些教授给他们推荐学生。由于他当时不是博导,而科研又需要学生,他找当时的周济校长,周校长想了个办法,让他做"副导师",学生挂名在别的导师那里,但实际上是他在指导,做他的课题。

     战胜了重重困难,经受了各种磨练,骆清铭的事业阔步向前——从当初25平方米的房间到2000多平方米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3个人到逐步发展成上百人的科研团队;从20万元启动经费变成超过2000万元的固定资产;他所领导的团队提出将光子学优势与信息技术结合,参与申请并顺利完成了相关研究内容,2001年,国家863计划正式立项"数字化虚拟人体若干关键技术"课题。

     就这样,当时"回国一搏"的简单想法,现在还算是"搏"出了一片蓝天。

树立品牌意识——构建实验室特色文化

     骆清铭心中有一个目标,就是建立一个一流的实验室。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同时,需要一个"抓手"——培养团队精神的良好的文化氛围--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形成实验室特色文化。

     骆清铭抓实验室的特色文化建设,第一个定律就是诚信教育。他教育学生诚信要摆在科研的第一位,不能弄虚作假、蒙骗老师。实验室建立了一套"日报"制度,也就是每日报告,有什么思想和新的创意都可以写到这个特定的软件系统中,事后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观点的来源,实验后的原始数据也要保存,学生论文中的数据一定要能够在"日报"系统中找到来源,核查起来非常方便,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伪造数据的现象。诚信教育不仅是人格的塑造,还培养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第二个定律是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开展文体活动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使师生之间的感情融洽如一家人。以前实验室人少的时候,打球、郊游、趣味运动会、元旦新年晚会......都交给研一的学生自己去做。尤其是元旦新年晚会活动,成为经典之作。学生想象力丰富,有创意,每年会选一个主题,有一年的主题是"光之恋",取于四个年轻老师结婚的素材。每到年底,大家都激情四溢,激动万分,在活动中加深友情,在友情中更加热爱集体。

     在骆清铭的办公室里有两个牌子——"湖北省先进班集体"和"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两个标志            

上一条:金海:乐把"金针"度与人
下一条:开拓者的追求——访华中科技大学电力工程专家程时杰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