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大德无声——杨叔子院士印象

发布时间:10-05-19 09:28:00 作 者: 浏览次数:

2009-09-24 18:11 来源: 火凤网

在湖北乃至全国的教育界,杨叔子都是一个声名赫赫的名字。这不仅因为他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位院士,也不仅因为他担任过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更是因为他首创在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掀起的人文风暴在国内外反响强烈。他在全国各地学校进行了数百场讲座,倡导绿色教育理念,如春风化雨,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因为《归侨之歌》的大型报道,笔者才知道院士杨叔子还是一名侨眷。今年7月的最后一天,笔者如约来到杨叔子院士办公室,聆听杨叔子院士谈家世,谈教育,一个春风化雨、大德无声的杨叔子形象,渐渐向笔者走来。 

学者杨叔子:爱党爱国 痴迷事业

1933年9月,杨叔子出生在江西湖口的一个书香世家。杨家自先祖宏高公明代任职湖口教谕,历经十五代人,代代秀才不断,被称为"一线穿珠秀才杨家"。 杨叔子的父亲杨赓笙(1869——1955),更是一位奇人,与李烈钧时称江西的"一文一武"。杨赓笙是江西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早年曾倾其家产资助辛亥革命与讨袁斗争,担任过孙中山秘书并参加改组国民党的工作。1914年10月,孙中山派杨赓笙到南洋一带,向华侨宣传革命,募集经费,并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创办报纸。1916年蔡锷在云南宣告讨袁,杨赓笙亲自将筹募到的大批经费从缅甸送至云南。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杨赓笙先后担任过江西省民政厅厅长和代理省主席,因同情并救护过共产党员和反对蒋介石的反共政策而遭罢官;江西解放前夕,因主张江西和平解放而被国民党当局软禁于江西赣州,解放后才得以返回南昌,受到人民政府的热情接待和妥善照顾。

父亲对杨叔子最大的影响,是爱国。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夏天,日本人进犯湖口,为躲避侵略者战火,5岁不到的杨叔子跟着父亲和全家逃难。杨叔子清晰的记得,逃难期间,父亲杨赓笙告诫全家:我们是炎黄子孙,绝不做亡国奴,如果被日本鬼子追上,全家就投河自杀!

父亲的爱国情怀,深深的影响了杨叔子。解放后,杨叔子和哥哥杨仲子在省政府主席邵式平亲自安排下进入南昌读中学和大学。1950年1月,杨叔子在南昌一中加入青年团,很快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全市模范团员之一。1952年,杨叔子考入武汉大学,1953年因院系调整进入原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56年毕业前,杨叔子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爱国爱党,成为他自觉坚守的信念。文革期间,因为曾担任过国民党警察局长的侄子在台湾,杨叔子受到牵连,被推断为"潜伏特务",挨了不少整,但一点没有改变他对党、对国家的热爱。

党龄与大学教龄一样长的杨叔子,对工作和事业有一种近乎痴迷的认真与执着。有一次,年轻的杨叔子到邮局发信,路上还不忘背俄文单词。结果从邮局回来,才发现信未发出,仍揣在口袋里。为节约时间,杨叔子从195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直到1986年女儿结婚,全家吃了 30年食堂。

正是凭借这种认真与痴迷,杨叔子在机械工程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0年,在领导和同事的推荐下,杨叔子成为系里的学科带头人,47岁破格晋升,成为当时湖北省最年轻的两位正教授之一。1981年年底,杨叔子被公派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做访问学者。在美一年,杨叔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问朝朝做,文章页页加"。一年后,杨叔子谢绝来自美国大学聘请,带着自己丰硕的科研成果--与美籍华人教授吴贤铭先生合作的《时序分析及其工程应用》讲义,毫不犹豫回到母校。当时,他的工资一年只有600美元,而在国外,一位教授年薪至少数万美元。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回国?"杨叔子反问:"为什么不回国?"

时隔27年,回想当时的情景,杨叔子仍忍不住感慨:"在我们这辈人心中,出国就是为了回国。出国学本领,回国搞建设,理所当然,这难道还用问吗?"

留学开拓了杨叔子的视野,更让他看到了中国的差距。他埋头于教学和科研中,争分惜秒地工作。1984年底,杨叔子与师汉民教授以及他们的同事接下了一项世界难题--"钢丝绳断丝在线定量检测"。经过他们的日夜攻关,反复试验,仅花一年工夫,就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直到今天,这项技术在国际仍处于先进水平,不仅运用在钢丝绳上,也运用到了油田的抽油管上,极大了避免了事故和浪费的发生。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现代机械设备日益增多,如何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监测与诊断,便成为现代工业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杨叔子迅速进入了这一领域,做起机械设备的诊断"医生"。 在机械设备诊断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杨叔子与他的同事、学生一起,推进了机械设备诊断学的体系、内容与诊断方法,研究还涉及发电机、汽车发动机、舰艇发动机等等,为建立一门新型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凭着这些创新成果,1991年,58岁的杨叔子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成为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位中科院院士。两年后,他成为该校校长。从1978年的副教授到教授、院士、校长,这段历程仅用了15年。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面对辉煌的学术成就,杨叔子总是一带而过,不愿多谈。在他看来,"成果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个人离开集体是渺小的,荣誉应该属于集体。"

教育家杨叔子:素质教育,春风化雨

1993年,杨叔子出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在担任校长4年多的时间里,杨叔子大力推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华工掀起声势浩大的"人文风暴",其影响力波及全国高校,至今未衰。

在理工科大学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绝非杨叔子一时心血来潮。自幼在父亲影响下饱读诗书的杨叔子,对科学与人文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科学和人文"和而不同",共生互动,相异互补,和而创新。科学主要解决认识客观实际及其规律问题,人文主要解决精神世界与终极关怀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本是素质教育的一体两面,不可偏废。但我国的大学教育却存在着众所周知的"五重五轻"现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杨叔子认为,五重正确,五轻错误,而且这"五重五轻"中的重功利,轻素质是要害;而轻基础、轻实践、轻个性、轻素质又同轻视人文密切相关。"以人为本",既要崇尚科学,更要弘扬人文。人文教育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是基础的基础,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素质。轻视素质,忽视人文,急功近利,危害无穷。

1982年杨叔子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几位外籍华人教授和他交流时说:"大陆教育有缺陷。你看,到这里的大陆留学生,ABC都很好,XYZ也很好,也懂得美元、英镑;可惜不太了解长江、黄河,不太了解文天祥,史可法,不知道《史记》《论语》《老子》。请问将来他们能为中国、为中华民族服务吗?"华裔教授尖锐、形象而深刻的话语,让杨叔子震动。的确,尽管大陆留学生外语很好,数学很好,业务很好,会打经济算盘;却对祖国的地理和民族的历史知之甚少,对民族传统与文化几乎一无所知。这样的留学生一旦学成,能否对祖国、对民族有认识、有感情,能否克服一切困难去为祖国强大、为民族繁荣而献身呢?

杨叔子在校长任上不久,收到一个大学生写来的信。这位大学生在信中质问:现在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不过,拿不了毕业证;但母语不通,错别字连篇,词句常错,文章不知所云,学位照拿。请问如何解释?杨叔子将这封信拿到校长办公会上讨论后决定: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参加中国语文的水平达标考试,不及格不发学位证。

直到今天,华中科技大学在教学上还深刻地烙着"杨叔子时代的痕迹"——所有学生,每年考一次中国语文,不及格的不发学位证;理工科学生每年必须拿两个人文学科学分,否则不能毕业;并且从2007年开始,除汉语专业外,逐步开设"中国语文"课程,作为必修课,不及格不发毕业证。

正是在杨叔子院士的大力倡导下,华中理工大学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率先举起人文素质教育大旗。由他任编委会主任、汇集国内高校人文讲座精品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系列丛书,收到社会各界热捧,发行数十万册,至今畅销不衰。华科人文讲座催生的人文风暴,得到了教育部直接指导与关怀,国内一批高校也积极参与,其深远意义和社会影响波及全国。

杨叔子院士坦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当初并没有想得这么

上一条:那种爱,情不自禁——记华中科技大学侨联常务副主席朱月珍教授
下一条:智慧的耕耘者——记华中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何光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