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郭安源教授团队揭示K562微泡诱导造血干细胞癌变机理

发布时间:16-05-09 12:12:26 作 者: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谢倩)微泡(Microvesicles,MV)是由细胞分泌的膜囊泡,在细胞间通信过程发挥重要功能。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可释放更多的微泡。由于其携带有大量的来自于母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信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诱导肿瘤转移和复发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因此,揭示微泡在癌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5月3日,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出版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影响因子9.3)发表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华中学者”获得者,我校无党派人士、生命学院郭安源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在这篇题为《BCR-ABL1阳性微泡中miR-146b-5p促进造血干细胞向白血病细胞转化》(miR-146b-5p within BCR-ABL1-positive micro-vesicles promotes leukemic transformation of hematopoietic cells)论文中,研究人员构建了K562细胞释放的微泡诱导正常造血干细胞癌变的模型,并对转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样本进行RNA-seq和small RNA-seq测序。通过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分析发现,在转化的初始阶段,抗癌miRNA以及抑制癌症发生的信号通路被激活;两周后,促癌miRNA上调,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能量代谢等信号通路被激活,诱导正常造血干细胞向白血病细胞转化。基因调控网络分析发现,转录因子和miRNA的差异表达与多个癌症信号通路的失调有关。尤其是,微泡中高表达的miR-146b-5p,通过抑制抑癌因子NUMB的表达,加速了BCR-ABL1诱发的正常造血干细胞到癌细胞的转化。另外,miR-146b-5p的高表达也可提高受体细胞内的ROS水平和基因组不稳定性,导致癌症的发生。

该研究成果是在郭安源的指导下,由生命学院博士生张红梅、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博士生李青,以及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朱晓健博士共同完成。我校同济医院陈智超教授、邹萍教授和李秋柏教授等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

论文通信作者郭安源教授带领其团队在复杂疾病的转录因子和miRNA共调控网络分析、数据整合以及数据库构建、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方面有深入研究。近年来,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Cancer Research、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Human Mutation、Scientific Reports和Bioinformatics等领域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被他引1000多次,其中单篇被引用200余次。

论文地址:http://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6/04/30/0008-5472.CAN-15-2120

上一条:陈先红:一见钟情爱上你
下一条:省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陈蓉教授团队获第4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